欢迎访问春学教育自考网! 自考在线咨询网站地图
首页 > 串讲试题

2020年10月江苏自考《语言学概论》本科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七

来源:春学教育自考网2021-02-25 11:27:45浏览量:972

  六、论述题

  35. 结合实例说明述谓结构的构成和类型。

  36. 举例说明普及民族共同语的实质和特点。

  答案:

  35. (1)构成:

  ①从语义结构上看, 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情态部分包括时态、 语态、 语气等方面的意义 ,情态以外的部分是命题。一个命题在语义结构上可以分析为一个述谓结构。

  ②一个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变元是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 变元一般都是名词性的词语, 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 .例如,“天气热 "这个句子中“天气”是谓词“热”的 变元。

  (2)类型:

  ①简单述谓结构。例如, “他给我一张票”是由一个谓词和三个变元构成的简单述谓结构,其中的变元“他” “我”“一张票”都是名词性成分。

  ②复合述谓结构 .例如,“他去买东西”是由“他去”和 "买东西”两个述谓结构组成的复合述谓结构,后一个述谓结构是前一个述谓结构的目的 .

  ③从属述谓结构 .例如,“我希望他去”中“他去”是一个从属述谓结构,充当谓词“希望”的变元。 .○4 降级述谓结构。例如, “他在看我写的文章”中, “我写”是一个降级述谓结构,充当变元“文章 "的限定成分, 其作用相当于变元的一个语义特征, 又被称作“特征化了的述谓结构” 。

  36. (1)民族共同语指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对方言而言,是一种高级形式。

  (2)语言的统一不可能采取消灭方言的方式来实现,只能通过推广共同语,逐步用共同语来取代方言这种方式来实现, 因而,从实质上说,共同语的普及过程就是逐步缩小方言差别,使语言趋于统一的过程。 例如, 我国方言分歧严重,但方言作为特定人群的交际工具, 不可能简单地加以消灭, 而只能通过推广普通话, 使其逐步取代方言, 最后在全社会达到语言的统一。

  (3)在普及的过程中,共同语可以引导方言的发展方向,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拢。例如,新中国建立以来,汉语各个方言都出现了向普通话靠拢的明显趋势。

  (4)在普及的过程中,共同语会逐步扩大自己的使用范围,方言的使用范围则相应的不断缩小。 例如,过去不少方言区的教师使用当地方言进行教学, 随着普通话的日益普及, 现在越来越多的方言区教师开始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5)共同语的推广和普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对我国来说,推广普通话,缩小方言差别,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注:详细内容及信息以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

本文地址:https://www.jschunxue.com/cjst/1814.html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考准考证打印系统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学考试倒计时

000

12680
章节练习-知识点精讲练习
300
历年真题-摸清出题思路、方向
268
押题模拟-考前两周押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