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春学教育自考网! 自考在线咨询网站地图
首页 > 串讲试题

2020年10月江苏自考《语言学概论》本科模拟试题二及答案七

来源:春学教育自考网2021-02-25 12:04:21浏览量:705

  六、论述题

  35. 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以及二者关系的特性。

  36. 语言发展为什么具有渐变性?

  答案:

  35.(1)语言符号的 “能指” 是指能够表示某种意义的 物质实体, 即符号的语音形式所指”是指“能指成分” ,即特定的物质实体——语音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内容; 语言符号是 “能指”和“所指”的统一,二者不可分割。

  ( 2)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联具有任意性,是约定俗成的,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但任意性只是就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的, 复合符号则是由单纯的初始符号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而成,所以原则上又是有理据的。

  ( 3)语言符号的 “能指” 和“所指” 之间的关联具有强制性, 任何人都不得随意改变 “能指”和“所 指”之间的特定关联,否则语言就会丧失社会 交际工具的作用。

  ( 4)语言符号的“能指 "和“所指”之间的关联具有可变性,这种关联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例如,新中国成立后, “太太”改称“爱人” 。

  36. 这是由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具体来说,即:

  第一,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了语言不可能有突变。语言是社会的每个成员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交际工具, 是在千百年的历史中才逐步形成、 丰富和完善起来的。 要在一个极为短暂的时间内对它人为地实行突变,既不可能, 也不允许。 之所以不可能,是由于语言作为一套全社会所约定的符号系统,既不由某一个人的意志来左右 ,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创立出来; 之所以不允许,是因为倘若如此, 人们的交际就会出现障碍甚至中断,整个社会就会解体。

  第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它又是一种既不属于经济基础,又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特殊的社会现象。 这一特点也肯定了它没有必要发生突变。 语言既然不属于上层建筑, 就不存在为哪个阶级服务的问题。 因此, 社会革命可以靠暴力手段在极短的时间, 甚至只是一夜之间砸碎旧的国家机器, 语言却不必也随之毁灭自己的原来面貌, 去重建一个全新的 “世界”。语言在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中,都是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服务的有力工具。过去如此,今后还一如既往。 它的这一特殊性质,是我们理解语言没有必要发生突变的关键。

注:详细内容及信息以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

本文地址:https://www.jschunxue.com/cjst/1821.html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考准考证打印系统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学考试倒计时

000

12680
章节练习-知识点精讲练习
300
历年真题-摸清出题思路、方向
268
押题模拟-考前两周押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