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词解释题
1.同工同酬:即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不分其性别、年龄、民族等差别,对同等数量、质量的劳动支付相同的劳动报酬。 P88
2.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P94
3.职工福利,又称职业福利或劳动福利,是指用人单位和有关社会服务机构为满足劳动者生活的共同需要和特殊需要,在工资和社会保险之外向职工及其亲属提供 一定货币、实物、服务等形式的物质帮助。
五、简答题
1.工资具有的特点。 P86
答:①工资是劳动者基于劳动关系获得的。②工资的标准必须是事前规定的。③劳动者工资的支付依据是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④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定期支付。⑤工资的形式和水平由企业依法自行规定。
2.简述确定计时工资的步骤及计时工资的优缺点。 P90
答:确定计时工资的步骤主要包括:先确定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和生产经验等基本因素;以上述评估因素来确定劳动者的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再根据上述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并参照劳动者的实际劳动时间来发放相应的工资。
计时工资的优点是操作较为简单,评估较为容易;其缺点是只能反映劳动者应该提供的劳动量而非真实提供的劳动量(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因此,这一工资形式适用于那些难以量化的岗位和工种,如管理和行政人员。
3.《劳动法》第49条指出,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的因素包括哪些? P95
答:①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②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③劳动生产率;④就业状况;⑤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4.应纳所得税的范围包括哪些? P105
答:①工资、薪金所得。 ②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③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保经营、承租经营所得。④劳务报酬所得。
⑤稿酬所得。 ⑥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⑦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⑧财产租赁所得。 ⑨财产转让所得。 ⑩偶然所得。 ⑾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