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认识活动的形成中,首要的因素是(B)
A.认识的客体
B.认识的主体
C.认识工具和手段
D.认识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D)
A.自然的既定的关系
B.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
C.纯粹的功利关系
D.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创造性的关系
3.“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B)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4.“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这种观点是(B)
A.重视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重视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5. 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C)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
B.黑格尔哲学的功绩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
D.康德哲学的功绩
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
A.感性认识
B.意识的能动性
C.理性认识
D.社会实践
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8.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观点表明(C)
A.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获得知识
B.每个人的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
C.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直接经验
D.学习间接经验是得不到知识的
9.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B)
A.获取真理性的认识
B.为实践服务
C.增长知识才干
D.提高人的素质
10.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A)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