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B)
A.与人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22.“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C)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23.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B)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
B.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分裂
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
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
24.对于同一棵古树,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作是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和树围,把古树的实用价值看作是美;而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作是美。上述对古树审美感受的差异表明 (D)
A.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的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2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C)
A.辩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26.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27.反映论是 (B)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
B. 除庸俗唯物主义外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有原则
28.认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是 (D)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29.“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种观点属于 (A)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
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C.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D.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3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D)
A.主观精神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