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1.汉代士大夫阶层的作用是什么?
答:汉代士大大阶层的作用是:在他们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所以,许多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12.何谓“文景之治”?
答:秦末农民起义及楚汉战争,使社会经济遭到极度破坏。西汉建立后,文帝、景帝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提倡农耕,皇帝大都能节俭,许多政策都围绕农业而定,刺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了国库收入,所以,史称“文景之治”。
13.简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答: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及对西域用兵,发现并打通通向中亚乃至西方的“丝绸之路”。它不仅起着中国与西域乃至欧洲物质交流作用,也起着文化交流作用。而文化交流则具有更深远的历史意义。
14.简述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
答: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有以下三点最重要:①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融合不仅发生在北方,也发生在南方;融合是“汉化”,也是“胡化”。②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开发之功在当代更在后世,唐代中国文化的鼎盛与此有直接关系。上面两项,基本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③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立互相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着眼于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是动荡与混乱;着眼于更长远的历史,则是转变与展进。
15.魏晋崇尚玄学玄理,在文化方面的一个最重要的结果是什么?
答:魏晋崇尚玄学玄理,在文化方面的一个最重要的结果是山水诗、山水画的兴起。
16.何谓佛教的“空观”?
答:佛教的“空观”是般若学中“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的。它与道家讲的“无”,有相当大的近似。
17.南北朝时期,佛教作为宗教,其精神因素渗透到中国文化里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及寺庙建筑中气魄宏大、金碧辉煌的雕塑、绘画影响着艺术的创新。②佛理影响着诗歌的内容,佛家感化世人的讲诵和演唱,促使新的文学体裁的产生。③佛经的翻译,促进了人们对汉语声调的认识。④佛经的流传,刺激着印刷业的新变。⑤佛教节日不仅关乎艺术表演,也影响着民间的经济贸易。⑥一些源于印度的财政制度,如抵押借贷等也在中国立足。⑦佛教哲学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深入而持久。后来儒家在学术建设方式上,吸收了许多佛家论理的长处。总而言之,佛教的传人,从方方面面深化了中国固有的文化。
18.中唐以后到两宋,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答:中唐以后到两宋,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消失的原因是:①两税法以财产等级征收赋税的规定,极不利于大家族的存在,势必造成大家族的分门析户的趋势。这可以从史书所记得到印证。②两税法造成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动,也不利于大家族经济。失业的农民可以转而做小商人或租赁地主土地,不会去依附到大家族那里。③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打击和五代时北方民族的入侵,都给这个垂死的阶层以致命的一击。
19.从中唐起,知识分子的思想有哪些明显变化?
答: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文化正统的意识,二是更关注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这些思想变化在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人的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如韩愈在文章中就提出了一个从尧、舜、禹、汤以迄孔子、孟子的“道统”,并认为这个“道统”至孟子而失传,今天得由他加以继承光大,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文化的主体意识。
20.元代实行行省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答:元代实行行省制度的内容是: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省之下还有路、府、州、县各级行政机构。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