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春学教育自考网! 自考在线咨询网站地图
首页 > 复习备考

江苏自考《儿童文学概论》课程章节复习资料:第四章

来源:春学教育自考网2021-02-24 11:22:20浏览量:747

  第四章

  一、儿歌:以低幼儿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童谣。

  (一):简述儿歌的历史演变。P58

  ①文字出现前已存在,是祖先教育、娱乐后代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下海家们利用儿歌来作为改朝换代的舆论工具,强烈的政治色彩也就成了中国古代儿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迷信色彩也很浓重。

  ③ 直到明代,儿歌的观念才发生了大的变化,开始突破五行迷信的束缚,从儿歌世代流传的实际情形来解释儿歌的特点, 并且重视儿歌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④ 清代的儿歌观念趋向多元,也有神秘主义倾向出现。至少尊重了儿歌的现实。

  ⑤ 真正从儿童文学意义上形成的儿歌观念则是本世纪的事,由于 有新文学化思想的关照,有传统儿歌观念的批判继承,有西方儿歌理论的借鉴,儿歌观念也变得更切近于儿歌的扑鼻,并且具有科学性,民主性的现代精神。创作儿歌的出现,便是儿歌走向自觉的标志。

  (二):儿歌在艺术上的特点P59-61

  ①自然合节的音乐性。

  ②天机活泼的稚拙美。

  ③歌戏互补的可操作性。

  (三):儿歌的主要艺术形式

  1.摇篮曲:催眠曲,是成人哄婴幼儿入睡时所吟唱的儿歌,内容通俗浅显,节奏柔和舒缓,语言柔美流畅

  2.数数歌:

  3.连锁调:

  4.问答歌

  5.绕口令

  6.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是一种使用夸张、颠倒的手法来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

  7.对花调

  8.谜语歌

  9.时序歌

  二、儿童诗:是属于“儿童”的诗,适合儿童阅读、吟诵,为童年所理解、欣赏、喜爱的诗歌。

  (一):儿童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

  1. 真率明朗的情感性。

  2. 形象鲜明的叙事性

  3. 稚拙活泼的趣味性

  4. 流畅简洁的音乐性

  (二):儿童诗与儿歌的异同P68-70

  ①儿歌在词语运用上讲究顺口自然,且有“俗味“。而儿童诗遣词造句在晓畅浅白之中多一些“稚趣”,注重情感的纯度

  ②儿歌讲究韵律节奏,注重语音外在表现形式上的音乐感,人称“半格律诗”,而儿童诗可以更自由少拘束,音乐美体现于诗意之中,人称“自由体”。

  ③ 儿歌追求幽默、机警和谐趣,而儿童诗更关注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

  ④ 儿歌适宜于歌唱游戏,有娱乐性和衫的物质。

  而儿童诗更适合吟诵听赏,讲求精神性的消费。然而这种区别又是相对的。尤其是儿童诗和创作儿歌之间界线并不分明。它们都是适合儿童接受的诗歌文体 ,周时文体 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在创作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诗化的儿歌 或歌化的儿童诗屡见不鲜。

  三、童话: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儿童文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裁之一,它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一):童话的基本特征P77-80

  最基本的是其丰富多彩的幻想。(童话的幻想必须根据于现实)

  ①童话的人物:虚构的幻想人物,有超常的功能和形态。例:皮皮的力大无穷。

  ②童话的环境:假设的不受现实环境的限制。例:《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中》中的花园。

  ③童话的情节:与童话人物对立的超常神奇化。

  (二):童话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

  ①拟人:即人格化,指富于人类以外的具体或抽象的客观存在以人的感情,思维习惯和言行举止。

  ②夸张:指借助奇妙的想象,将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予以扩大和强调,从而突出其本质特征,增强艺术效果的艺术手法。

  ③象征:是指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把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形象可感地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段。

  (三):童话的三种形象类型P75-77

  ①超人体童话形象 如普希金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灰姑娘》,乔治·桑的《灰尘仙女》

  ②拟人体童话形象 如安徒生的《丑小鸭》,科洛迪塑造的木偶皮诺曹。米尔恩描绘的小熊维尼菩。叶圣陶刻画的稻草人。郑渊洁描写的小老鼠舒克和贝塔。

  ③拟人体童话形象 如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中的王葆,格林童话中小红帽姑娘,安徒生的《皇帝新装》中的皇帝和《豌豆上的公主》中的公主。

  四、寓言,它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阐发人生哲理、寄托道德训诫

  (一):寓言的特点

  1. 明确的寓意

  2. 生动的比喻

  3. 精炼的语言

  (二 ):童话和寓言的异同:p84-87

  1. 共同点:都源于民间,受到神话,传说的直接影响 ,都比较广泛地采用拟人、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具有较强的幻想虚构性;都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 ,具有象征意义。

  2. 不同点:寓言的情节单纯,篇幅短小,而童话的情节比较曲折丰富。结构也复杂多变。更注重对人物的刻画和细节的描写,篇幅相对较长,在象征性上,寓言习惯于用概括性的语言,将寓意点明,训诫的意味比童话明显;对幻想的表现二者也有不同的限制与要求。童话的幻想需要根植于现实生活,遵循特定的童话逻辑,真中求幻,幻中有真,达到真幻的和谐结合。寓言以训诫为主要宗旨,重视的是对现实的讽喻和影射,因而多着眼于现实 事物与虚构事物中找到某点相通之处,并不拘泥于自然逻辑。寓言中的形象是为了表达寓意而存在,因而可以突破“物”性的限制;此外,寓言不一定塑造出性格鲜明的形象,而童话对此则有较高要求,无论是常人体形象,拟人体形象还是超人体形象都必须有鲜明的性格。

  五、儿童故事,儿童故事是指适合于低幼儿童聆听、阅读的叙事性文学样式,内容单纯、篇幅短小,具有口头性、生动性和完整性的特征。

  (一):现代概念的故事与民间故事有何区别?P88

  民间故事:①口传性:在民间流传,较书面文学有更广泛的传播性和生动活泼的特色。

  ②集体性:在口头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入讲故事人的各种创作,使之有集体创作的特点。

  ③变异性:在流传过程中产生许多异文和大同小异的同类作品。

  ④佚名性:因口头集体创作的特点形成佚名特征。

  现代故事:故事范围比民间故事大,继承民间故事的通俗性,故事性。

  ① 书面创作

  ② 个人创作

  ③ 固定性

  ④ 作者

  (二):儿童故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道德儿童故事是故事的一个分支,它符合故事的一般特征是注重故事性;讲究情节的连贯性,悬念性、戏剧性与故事的完整性;表现手法以叙述为主等。儿童故事自身形成的一些艺术特征主要有

  1. 结构单纯,脉络清晰

  2. 情节曲折离奇,趣味性强。

  3. 主题集中明朗,有针对性

  4. 语言质朴,明快,口语化

  (三):儿童故事类型:

  1. 从内容分:①动物故事 ②生活故事 ③历史故事 ④图画故事 ⑤传奇故事 ⑥科学故事 ⑦益智故事 ⑧愚人故事 ⑨名人故事 ⑩寓言故 事 11.童话故事

  2. 以故事来源,可分为民间故事(包括改编的)和创作故事(或文学)

  3. 以表现形式分,可分为文学故事,图画故事

注:详细内容及信息以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

本文地址:https://www.jschunxue.com/fxbk/1646.html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考准考证打印系统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学考试倒计时

000

12680
章节练习-知识点精讲练习
300
历年真题-摸清出题思路、方向
268
押题模拟-考前两周押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