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简述叶君健,任溶溶在儿童文学翻译上的成就 。P205-216
叶君健(1914-)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安徒生这位世界童话大师的全部童话作品介绍给了中国人民和少年儿童
任溶溶(1923-)为小读者翻译了大量的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洋葱头历险记》《长袜子皮皮》《小飞人三部曲》《玛丽波平斯》
二、试以“儿童文学新论丛书”和“中华当代儿童文学理论丛书”为例,评述新时期以来的儿童文学理论发展P208-209
《儿童文学新论丛书》从整体上看,这一套理论丛书已经摆脱了传统儿童文学理念体系的依附,而在一个较新的理论起点上尝试,以特定的论题论为范围来重建儿童文学的理论命题系统和表述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改变数十年来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中概念贫乏话题陈旧、思想平庸、表述浅陋的沉滞局面。
《中华当代儿童文学理论丛书》史论结合,不仅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也体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发展的新水平,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
三、试举出我国当代儿童小说,儿童散文 ,儿童诗,儿童戏剧,儿童科学文艺诸种文体各一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并简析代表作特色。P195-206
任德耀,多幕剧童话《马兰花》特色:(1)“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风格质朴清新。(2)幻想与现实奇妙的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优美的童话意境;(3)运用对比手法创造了大兰和小兰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4)剧情结构上悬念迭起,扣人心弦,引人入胜;(5)剧本语言亲切自然,歌词优美,对话性格化,富有生活气息;(6)注意追求强烈的剧场效果。
金波《春的消息》儿童组诗
任大霖《蟋蟀》儿童小说
郭风《刺猬》
四、外国儿童文学
就儿童文学的发展问题阐述儿童文学与民间文学的联系?P212-213
人类的祖先为了相互间精神沟通的需要而创造了散文,韵文的叙事作品。和各种口耳相传的谣曲,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幻想色彩,深淡不等的故事,这些故事从初民对生活的感受中,从初民天真的想象中泉水般或急或徐地涌现出来。它们作为民族、种族、阶级、年龄组合间的精神粘合剂顽强地存在着,其间浓缩着初民的思考、感知、道德观、对善必将胜恶的祈愿,信念和行为方式、藉此,先民们彼此了解信仰,爱憎,苦乐,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而,这些故事包含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解释。和从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朴素,幼稚的哲理,包含着美丑观、善恶观、荣辱观、价值观。它们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沟通的桥梁。这些故事往往洋溢欢乐和幽默,“与悲观主义绝缘(高)。最容易被孩子所接受。这样,这部分原意并不是为儿童而创造的文学成了孩子特别乐于接受的文学,在西方,把这类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概而言之为童话。
五、举例说明儿童文学早期发展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