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领导的职能和原则
第一节 领导的职能
1、领导职能的地位:
(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
(3)领导职能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
2、领导的一般职能:
(1)引导:
1) 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领导是为实现某种组织目标而开展的活动,目标应该看成是领导工作的起点。
2) 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引导的中心环节。
3) 科学地制定领导方法是引导的重要内容。
(2)指挥: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
(3)组织:
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组织结构的合理配置,取决于组织结构内在要素的存在形式和组合方式。
要求组织结构是一个由决策、执行、监督、咨询、反馈五个部分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要求组织结构具有全方位的建制,并具有生机勃勃的应变能力。
(4)协调:
1) 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达到新的平衡。
2) 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善于协调,统筹兼顾。应坚持平等、公正、彼此尊重的原则;坚持顾全大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坚持行政目标一致的原则。
(5)监督:
(6)教育:
1)政治思想教育是实现领导决策的保证,尤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的重要职能之一。
2)业务技术教育是帮助群众完成具体业务的保证。
3、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
(1)决策:
决策能力包括:1)分析问题的能力2)逻辑思考的能力3)创新能力。
要注意:1)要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机遇。
2)要不仅实事求是,还要恰如其分,
3)要善于运用冲突,论证中的冲突有利于激发想象力。
4)要具有自我否定的批判意识。
5)要善于评价。
(2)用人:
现代人才观认为,凡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的人,都是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领导者用人要注意:1)能级、能质对应。
2)优势定位。
3)结构优化。
(3)思想政治工作:
1) 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应被教育者的思想发展变化规律。
2) 依靠群众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第二节 领导的原则
1、领导的总原则:
(1)党的基本路线原则:
(2)实事求是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群众路线原则:
2、领导的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
1) 组织体制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
2) 人员序列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
解决两种关系:1)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2)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2)分层领导原则:
1) 分层领导由领导幅度所决定。
2) 分层领导与领导职能相适应。
3) 分层领导应该促进领导工作的有效性。
(3)系统整体原则:
(4)权责一致原则:
1) 职务与权力分离,就会使领导出现工作“虚位”。
2) 权力与责任的分离是官僚主义产生和泛滥的基础。
3) 职务与利益相脱离会使领导工作缺乏必要的动力。
(5)民主公开原则:
1) 能够较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
2) 将有助于领导决策。
3) 是群众对领导实行民主监督的前提。
4) 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6)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7)“相结合”原则:
1)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2)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其次,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有关文件精神。
最后,要加强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和有关事件的性质、特点和本质。
3) 长远目标与当前任务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要把长远目标划分为若干阶段和步骤,使当前任务成为长远目标的一部分。
其次,要在当前任务中选好重点,并正确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最后,要根据长远目标,抓好战略对策,保证当前任务的顺利完成。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