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春学教育自考网! 自考在线咨询网站地图
首页 > 复习备考

江苏自考古代汉语科目复习资料(15)

来源:春学教育自考网2021-02-24 13:42:00浏览量:587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六、 同义词的辨析

  1、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2、同义词间的差别:

  1)范围广狭不同。如“人”和“民”,“民”的外延比“人”的小。它的范围是“人”当中被认为愚昧无知的部分。“问、询、访”三个词中“访”的适用范围比较小,通常指君长就重大问题向臣下征求意见。

  2)性状情态不同。如“坐、跪、跽。”

  3)程度深浅轻重不同。如“饥” 是一般的饿,想吃东西。“饿”是严重的饿,指的是长时间未进食,受到死亡的威胁。另外,一般的病叫“疾”,病重叫“病”。一般了解叫“知”,深刻了解叫“识”。

  4)侧重的方面不同。如“恭、敬”“恭”侧重外貌,“敬”侧重内心。

  5)感情色彩不同。如“诛、杀、弑”“杀”是中性,“诛”表示杀死有罪者,含罪有应得的肯定意味。“弑”用于下杀上,含犯上违礼、应予贬责的意味。

  6)语法功能不同。如“耻、辱”中“耻”作动词时是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之为耻”。“辱”作动词时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之蒙受耻辱”。

  3 、辨析同义词的根据和方法:

  1)考察词在文献语言中的用例。

  2)借助训诂书中的词义训释。

  3)探索词义的引申派生关系。

  4)察看各自的反义词。

  4、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同义词的“同”是就义项讲的,而不是就词义系统讲的。一个词的词义系统包括该词的全部义项。不可能全部义项一一相同。如“盗”和“窃”。

  2)词义是发展的,同义关系是可变的。如“履”和“屦”。由于词义是发展变化的,在考察同义词的时候,应该注意词义的时代性和同义关系的可变性。

  3)有些同义词有用于泛指和用于特指的区别。意义有异有同的同义词,特指有别,泛指无别。如兽皮带毛的叫“皮”,去毛的叫“革”。

注:详细内容及信息以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

本文地址:https://www.jschunxue.com/fxbk/1737.html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考准考证打印系统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学考试倒计时

000

12680
章节练习-知识点精讲练习
300
历年真题-摸清出题思路、方向
268
押题模拟-考前两周押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