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春学教育自考网! 自考在线咨询网站地图
首页 > 复习备考

江苏自考古代汉语科目复习资料(17)

来源:春学教育自考网2021-02-24 13:45:52浏览量:719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第八节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

1 、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如我读书。

2 、被动句:主事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杯子打破了。

3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A 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B 有句法标志的被动句:

(1 )“于”字句。

a “及物动词+ 于+ 施事者”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 省略“于”字,“动+ 施事者”如: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c “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 “乎”(介词)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同。

(2 )“为”字句。a “为+ 施事者+ 及物动词”,如:(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b “为+ 及物动词”,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 )“见”字句。a “见+ 及物动词”如:人皆以见侮为辱。b “见+ 及物动词+ 于+ 施事者”,如: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c 南北朝后,“见+ 动词(主动句)”表示“对我怎样”,如“慈父见背”(慈父背弃我)。(不是被动句)(4 )“为……所……”句。a “为+ 施事+ 所+ 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b “为+ 所+ 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 东汉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4 )“为……所”句。

a “为+ 施事+ 所+ 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b “为+ 所+ 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东汉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5 )“被字句”。

a “被+ 施事者+ 及物动词”如:臣被尚书召问。

b 先秦“被”是及物动词,意为“复盖、遭受、蒙受”,如:光被四表。

c 汉代后,至今,“被+ 及物动词”。如:杯子被打破了。

注:详细内容及信息以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

本文地址:https://www.jschunxue.com/fxbk/1739.html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考准考证打印系统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学考试倒计时

000

12680
章节练习-知识点精讲练习
300
历年真题-摸清出题思路、方向
268
押题模拟-考前两周押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