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春学教育自考网! 自考在线咨询网站地图
首页 > 复习备考

江苏自考古代汉语科目复习资料(34)

来源:春学教育自考网2021-02-24 14:00:27浏览量:516

  文选部分

  第三课《论语》八章

  一、字:脩—修,芸—耘,反→返,归—馈,知→智,塗→途。

  二、虚词:

  1 、盍:“何不”的合音字“盍各言尔志?”之:(取独)“德之不脩,学之不讲”,“道之不行”,“君子之仕”。

  2 、且:(连词“而且”)“不义而富且贵”。

  3 、焉:“又何加焉”(“于之”),“则将焉用彼相矣”(疑问代词)

  4 、也:“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5 、夫:“君子疾夫舍曰”(指示代词,那个)“夫如是”(句首语气词表提示议论)“今夫颛臾”(与“今”组成固定结构相当于一个发语词。)

  6 、“予与尔言”:“予”,我,代词。“与”,介词。

  7 、“遇诸途”,“之于”的合音字。

  8 、“亟失时”,副词,屡次。

  9 、“如之何其废之”: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三、实词:

  1 、“颜渊季路侍”:在尊长者旁边陪伴侍候。

  2 “学之不讲”:研究、讨论。

  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憋闷、郁积。“启”,开导。“发”启发。

  4 、饭疏食:“饭”吃(动)。疏食:粗粮。

  5 、子适卫,冉有仆:“适”,“到…去”。“仆”指驾车的人。

  6 、庶矣哉:“庶”,众,指人多。

  7 、无乃尔是过矣(动,责备)且尔言过矣(形,错误)是谁之过与:(名,过错)

  8 、相:“将焉用彼相矣”:扶助盲人走路的人(名)。“相夫子”,辅佐,(动)。

  9 、陈力就列:“陈”,陈列,摆出来。“列”,位、职务。

  10、萧墙之内:指宫内。国君宫门内的矮墙,叫萧墙。

  11、有事于颛臾:战争。

  12、有国有家:“国”,诸侯统治的区域:“家”,大夫统治的区域。

  13、岁不我与:在一起(动)。

  14、归孔子豚:小猪。

  15、时其亡:不在。

  16、亟失时:时机。

  17、吾将仕也:动词,做官。

  18、子路从而后:“从”跟随:“后”,动词,走在后面。

  19、四体不勤:“四体”,四肢:“勤”辛劳、劳苦。

  20、杀鸡为黍:做粘黄米饭。

  21、而乱大伦:指君臣之间的关系准则。

  22、道之不行:指儒家所主张的治国之道。

  23 、“曲肱而枕之”:“曲”,形→使动“使…弯曲”,“枕”,名→动“用头枕物。”

  24 、“富之”:形→使动“使…富起来”。

  25 、“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

  26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使动用法,后省“之”。

  27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使动,“使之见”读。后“见”,及物动词,会见。

  28 、“怀其宝而迷其邦”,形→使动“使…迷乱”。

  29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使动用法,“使之吃”、“使(其二子)拜见”。

  30、“欲洁其身”形→使动“使…洁”。

  五、句:

  1 、判断句:(1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 )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是”是指示代词“这”意。)

  2 、宾语前置:(1 )无乃尔是过与?(2 )何以伐为?(3 )又何加焉?(4 )岁不我与。

  3 、双宾语: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六、常用字:

  1 、饭:(1 )本义:动词,吃(饭),如本课:“饭疏食,饮水。”(2 )引申义:给人饭吃或喂牲口。——谷类熟食(名)——泛指饭食。

  2 、食:(1 )动词,读shi ,吃。(2 )动词,读si,给吃。本课“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也”—养活,喂养。此义后写作“饲”。(3 )名词,读shi ,泛指吃的东西。(4 )名词,旧读si,特指饭。如本课:“饭疏食,饮水。”

  3 、启:会意字,从户从又。(1 )本义:开门。(2 )引申义:开口、张口—开导、启发。如本课:“不愤不启”—兴起—发生、萌生、萌发—开拓、开关—陈述、禀告—开始。

  4 、发:(1 )本义:把箭发出去。(2 )引申义:发出、产生;兴起—出发;使出发、派遣—打开、开掘;开导、启发;揭示、阐发(用于“开导、启发”义的如本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显露、表现出;暴露、败露、揭露—表达、抒发、传布。

  5 、国:(1 )古义:A 诸侯的封地,如本课“有国有家。”B 诸侯国的国都。(2 )今义:国家。

  6 、家:(1 )古代常用义:A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如“国”例。B 家庭,(2 )今义:家庭。

  7 、至:(1 )本义:到。如本课“至则行矣”(2 )引申义:抽象义,到某时—达到最高的职位—极、非常(副)—最完美的(形)

  8 、遇:(1 )本义:碰到,不期而遇。如本课“遇诸涂”。(2 )引申义:接触—知遇、遇合。

注:详细内容及信息以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

本文地址:https://www.jschunxue.com/fxbk/1756.html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考准考证打印系统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学考试倒计时

000

12680
章节练习-知识点精讲练习
300
历年真题-摸清出题思路、方向
268
押题模拟-考前两周押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