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
6、劳动力需求的变动。(领会)
答: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是指工资率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移位。如图P88
7、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领会)
答: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工资率的变动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此类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劳动力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8、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领会)P84
答:工资率变动时,劳动力需求量相应地变动。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设Ed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我们用△D/D表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用△W/W表示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根据定义其公式为:Ed=(△D/D)/(△W/W)
因为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的反向关系,故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值为负值。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关注它的绝对值。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的含义是,工资率变动1%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多少。
9、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五类:P85
1需求无弹性,即Es=0。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不论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量固定不变。无弹性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曲线。
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s=∞。工资率不变,或者更准确地说其变动的百分比为零,而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大于零。有无限弹性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曲线。
3单位需求弹性。即Es=1。此时,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相等。这时劳动力需求曲线与横轴的夹角为45。,并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4需求富有弹性。即Es>1。这时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且较为平缓的曲线。
5需求缺乏弹性,即Es<1。这时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且为较陡峭的曲线。
在理解和把握需求的工资弹性时,须注意两点:
1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都是针对某一确定的区间而言。
2要注意区别弹性和曲线的斜率,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其他条件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可能性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
11、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产量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
12、平均产量。(识记)
答:平均产量就是指平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产量。
13、企业的生产目标有三种:人均产量最大、总产量最大、利润最大。
14、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可以引出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等概念。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以及由它决定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原理的出发点。由增加一单位劳动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定义为劳动的边际产量,也叫做边际产品。边际产品按照现行价格出售,则企业得到的收入增量就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因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产品价格不变,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设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为MRP,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为VMP。产品年的价格为P,则有:MRP=VMP·P
15、劳动的边际产品。(识记)
答:由增加一单位劳动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定义为劳动的边际产量,也叫做边际产品。线也在右上方移动,根本原因就是技术进步。
10、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识记)
答:短期,生产的其他要素固定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这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递减规律。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