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春学教育自考网! 自考在线咨询网站地图
首页 > 复习备考

江苏自考劳动经济学科目章节复习资料(30)

来源:春学教育自考网2021-04-12 13:52:03浏览量:897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决定与工资结构

  21、效用均等化的补偿性工资差别存在的条件。(简单应用)

  答:1劳动或工作条件与工作效率有关,且劳动者关心这些条件。

  2需要付出较大费用才能改善或创造新的劳动条件,如果企业较易消除恶劣工作条件,则无需付出补偿性工资。

  3补偿性工资差别亦受劳动力供求的影响。

  22、垄断性工资差别。(综合应用)

  答:垄断性工资差别,是非补偿性、非竞争性的工资差别。它是指因某种制度性因素,或劳动力的某些自然特征,导致劳动力供求的特殊矛盾,从而使某系俄职业的劳动者处于垄断地位所形成的工资差别。

  (一)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垄断性工资差别:

  主要表现是:1 工会的影响;2 行政权力与行政管理体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3 经济体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等等。

  (二)劳动力能力结构的自然特征形成的垄断性工资差别:

  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劳动力能力结构的自然特征,使劳动者在某些职业保持垄断性地位,从而形成垄断性工资差别。

  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固然可以部分地消除这类工资差别,但是劳动力能力结构的某些特征,即使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也不易或无法获得,因此,无法消除某些劳动者在某种职业的垄断地位。

  由劳动力能力结构的自然特征所造成的垄断性工资,差别虽然很大,但仍然属于现代劳动力市场中规范的工资差别,其存在是合理的。

  23、地区工资差别形成的原因。(领会)

  答:地区工资差别,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工资差别。形成地区件工资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形成地区工资差别的原因方面看,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1 地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求差异;2 人均物质资本差异;3 人均人力资本差异;4 市场竞争程度差异,等等。地区间的贸易、资本流动和劳动力流动有利于地区间工资差别的缩小,但不能最终地消除工资差别。地区工资差别的缩小和最终地使之消失,只能有赖于地区经济的发展。

  24、产业工资差别形成的原因。(简单应用)

  答:产业的工资差别,是一种重要的工资差别。形成产业工资差别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2、产业所处的地理位置;3、产业规范管理程度及管理水平;4、产业的发展程度。

  25、有利于地区工资差别缩小的因素。(综合应用)

  答: 地区间贸易、资本流动、劳动力流动。

注:详细内容及信息以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

本文地址:https://www.jschunxue.com/fxbk/2922.html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考准考证打印系统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学考试倒计时

000

12680
章节练习-知识点精讲练习
300
历年真题-摸清出题思路、方向
268
押题模拟-考前两周押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