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对工资和就业的影响
13、工资和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一直受到社会各种力量的高度重视。度量工资和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方法通常采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14、洛伦茨曲线。(简单应用)P256
答:为了描述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状况,M·洛伦茨提出了判断分配均等程度的方法,以发明者命名,故称洛伦茨曲线。洛伦茨曲线介于收入绝对均等曲线和绝对不均等曲线之间。
洛伦茨曲线只能从形式上描绘出社会分配的均等程度,却不能准确地判断分配均等程度的量值。基尼系数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15、基尼系数以及计算公式。(简单应用)
答:意大利经济学家G·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了判断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标称为基尼系数。基尼系数介于0与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差距越大,分配越不均等。
设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均等曲线围成的面积为A,与绝对不均等曲线围成的面积为B,则可用A除以(A+B)的商表示分配的均等程度。这个数值称为基尼系数G,亦称为洛伦茨系数。计算公式为:基尼系数 G=A/(A+B)。
16、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各区间的意义。(简单应用)P258
答:收入分配不可能绝对均等也不可能绝对不均等。所以基尼系数≠0,基尼系数≠1,基尼系数介于0与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洛伦茨曲线越弯曲,收入差距越大,分配越不均等。
经验表明,基尼系数小于0.2,收入差距非常小,收入分配格局缺乏激励;基尼系数大于0.4,则表示收入差距过大,容易造成某种社会震荡。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比较正常。
17、根据发展经济学的解释,经济社会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社会条件下,基尼系数相对较小,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阶段,由于科学技术、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发展,社会福利的发展等原因,基尼系数也比较小。而在两者的过渡阶段,即在一国经济起飞过程中,由于资源占有的不均等、自然垄断,以及经济结构等诸方面的因素,在富裕的过程中不可能齐步走,基尼系数有加速扩大的趋势。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