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春学教育自考网! 自考在线咨询网站地图
首页 > 复习备考

江苏自考人力资源统计学科目复习资料(12)

来源:春学教育自考网2021-04-12 14:22:50浏览量:767

  第五章 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

  1、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的关系

  1)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能力,或者指劳动者生产一定产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劳动生产率指标是用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与相应的劳动消耗的比值来表示的。

  2)劳动效益与劳动生产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广义上讲,劳动效益包含劳动生产率;而从狭义上讲,劳动效益仅指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实际收益,不包含劳动生产率。本章讨论的是指狭义的劳动效益。

  3)劳动效益指标是用劳动者的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得的实际收益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来表示。这里的实际收益不同于实际收入,实际收入指劳动生产者所有产品经销售后实现的总价值,用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乘积来核算,而实际收益则是指实际收入中扣除成本后的纯收入,也就是通常说的盈利部分。

  4)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劳动生产率指标与劳动效益指标在量上有很大的差别,首先,计算劳动效益指标的分子是总产值中扣除了成本的盈利,它总是小于总产品价值;其次,由于受生产预测与决策,市场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有时总产品中会有部分产品不能转化为社会价值,也就是能在实际收益中得到体现。所以说,劳动生产率指标始终大于劳动效益指标的,(仅就正指标而言,关于正逆指)

  5)除了在数量上的大小关系外,两者虽然都是反映劳动者的劳动效率,也就是人力资源和利用效率,但是,劳动效益更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更能直观地反映企业(或国家)的人力资源所带来的实际收益,而劳动生产率则只能反映人力资源的生产效率,不能明确反映生企业经营效果。

  6)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必须兼顾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的提高,如果一味地注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忽视劳动效益的提高,那么劳动生产率越高,投入相同的劳动,积压的商品也越多,浪费也就越严重,反过来,如果企业劳动效益较高,而劳动生产率却较低,每个劳动者创造少量的价值即使全部转化为社会价值,也不能说该企业劳动效率高。这两种况均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只有当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保持适当的比例时,才能说企业人力资源达到了合理利用的程度。

  2、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统计的任务

  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统计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对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具体有以下几点:

  (1)计算企业劳生产率和劳动效益的水平

  (2)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3)研究决定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4)研究和分析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社会总产量及生产占用劳动力变动的影响;

  (5)研究劳动效益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数量关系。

注:详细内容及信息以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

本文地址:https://www.jschunxue.com/fxbk/2970.html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考准考证打印系统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学考试倒计时

000

12680
章节练习-知识点精讲练习
300
历年真题-摸清出题思路、方向
268
押题模拟-考前两周押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