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6.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军事侵略
资本 -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① 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 1858 年,清政府分别与英、美、法、俄签订《天津条约》。
③ 1887 年,葡萄牙胁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④ 1895 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政治控制
英国人赫德掌握中国海关大权长达 40 余年。
(3)经济掠夺
①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A.1842 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B.1858 年《天津条约》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 10 个口岸。
C.1860 年《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伊犁和喀什噶尔为商埠。
②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A. 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
B. 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并以关税、盐税担保;
C. 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
D. 控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
E. 给中国的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4)文化渗透
广学会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万国公报》,除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外,还竭力宣扬殖民地奴化思想,为外国列强侵华进行辩护。
7.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为什么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 中国的主权独立受到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入了国家政权形式上仍然存在,而主权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社会。
(2)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促使中国传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的农业经济也日益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 并成为其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9.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 资本 - 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 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 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 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 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5) 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斗和间接统治之中,加上中国地域广大, 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 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6)在外国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10. 农民阶级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