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6.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的三次论战
第一次:同胡适围绕“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
第二次:同张东荪、梁启超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强调中国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
第三次: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指出必须以革命的手段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通过这些论战, 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进一步扩大, 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进一步壮大。
1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8.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1) 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 是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它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2) 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 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 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3)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1) 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司令部。
(2) 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 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目标、革命前途和胜利之路。
(3) 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20.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 年 7 月,上海)
(1) 大会提出了“到群众中去”,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的任务;强调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群众路线)。
(2) 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解决了分清敌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