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6.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1)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
(2) 没收官僚资本对于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
7.建国初期的经济措施
(1)打击少数金融投机商活动,控制金融市场;
(2)调集全国主要物资,实行集中抛售,稳定物价;
(3)1949年7月,成立以陈云为主任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人民政权的金融工作从分散逐步走向集中统一;
(4)1950年3月,颁布《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对全国财政收支、贸易和物资调度及现金实行集中和统一的管理;
(5)1951 年 11 月,印有少数民族文字的人民币的发行范围扩大到所有解放区,标志着新中国统一货币的形成。
8.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1)1950 年 6 月,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
(2) 报告指出, 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9.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
(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2)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对国家财经实行集中和统一的管理,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
(3)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10.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