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6.三去一降一补 :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 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2) 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推动人大工作迈出新步伐、迈上新台阶;
(3)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
(5) 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6)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做好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
(7) 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开创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
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① 2014 年 2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 9 月3 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 12 月 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② 2014 年 8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将 9 月 30 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4)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9.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民生工作;
(2)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
(5)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发展,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6)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7)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
10.建设美丽中国
(1) ) 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 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3)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2014 年 4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强化公民环境意识。
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
(5)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