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49.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其原理是古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50.韩信点兵。亦称“孙子算”“鬼谷算”等,西方人也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
51.许慎的《说文解字》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工匠的性质,可归纳为四点: 能巧之人、能巫之力、能使之器、能作之坊。
52.神话说,黄帝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伏羲发明了渔网等。
53. 我国手工行业传说的代表作是鲁班传说。
54.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
(1) 具有手工艺性,讲究手的巧慧、手的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的工匠能力。
(2) 无法合作性,说明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了一定的控制范围,扩大经营产品就会变形。
(3) 唯一性。一些手工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欣赏习惯。
55.行业组织又称行会,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其职能是互助共济,保护行 业利益。
56.据《东京梦华录》说, 宋代的开封已有“牛行”“马行”“纱行”“ 果子行”“姜行”和“大小货行”。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