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65.许慎的《说文解字》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工匠的性质,可归纳为四点:能巧之人、能巫之力、能使之器、能作之坊。
66.神话说,黄帝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伏羲发明了渔网等。
67. 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
(1) 具有手工艺性,讲究手的巧慧、手的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的工匠能力。
(2) 无法合作性,说明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了一定的控制范围,扩大经营产品就会变形。
(3) 唯一性。一些手工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欣赏习惯。
68.行业组织又称行会,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其职能是互助共济,保护行 业利益。
69.据《东京梦华录》说, 宋代的开封已有“牛行”“马行”“纱行”“ 果子行”“姜行”和“大小货行”。
70.行会的管理方式
(1) 祖师崇拜。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崇拜的祖师,如木匠、石匠、一个相互联系的循环系统。
71.针灸学说。针灸是针刺和灸法的合称,它的出现是对经脉学说直接应用的结果。按照针灸学说,只要确定了某种病症属于某一经脉,即可直接施治,其要点是辩证解决人体健康中的“阻滞”和“疏通”的矛盾关系。
7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在人类文化史上的伟大意义
(1) 造纸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卓越创造,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印刷术(我国劳动人民的又一重要发明。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我国明清文化的繁荣, 促进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推动了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
(3) 火药(火药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
(4) 指南针(世界航海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它帮助哥伦布完成了震惊世界 的地理大发现,促成了海上新航线的开辟,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出现。)
73.中国传统技术的历史贡献和文化价值
(1)中国传统技术的文化价值在其行业传承模式中得到了保存和传承。
(2) 在我国各地各民族中,至今仍有这种“活着”的系统,部分历史名匠的徒弟或后代仍能找到,并在社会主义管理体制或改革开放后的非遗管理体制下得到保护。清宫造办处的部分传统行业老字号传承正是这种例子。
(3)中国传统技术文化史,是被现代高新技术发展忽略的传统手工行业及其知识传承的社会史。
(4)它们是生态文明的精品,充满了个性化的、非商品的技术追求所带给人类的、巨大的创造激情和艺术魅力。它们独特的技术、专门的工艺管理方式、卓越的艺术精品和合理的就业观等, 是可以直接转型为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人类文化遗产及其多元生产文化组织的保护对象的。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