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
51.明清两朝,中国戏曲的发展高潮迭起,成果辉煌。代表作为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
52.中国戏曲的特点:最主要的是戏曲表演方式的程式化。
(1) 角色的模式化。角色分生、且、净、丑四大基本行。
(2) 动作的虚拟化。中国戏曲并不强求道具的齐备,而是用虚拟化的动作来做象征性的提示。
53.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
(1) 中国古代音乐是在其他艺术的伴随下逐步成长起来的;
(2) 最初,乐和舞是密不可分的,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 乐、舞作为一种姊妹艺术相辅相成,并肩发展。在远古时期的祭祀仪式中, 巫者所跳的娱神舞,往往就有音乐伴奏,这可能是中国音乐的最早起源。
(3)据史书记载,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和夏、商、周三代都有自己的乐舞。周代将这六代的乐舞合为六部,称为“六乐”,也可以称“六舞”,这说明在周代文化中,乐和舞是可以举一而及其二的。
(4) 在《诗经》时代, 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传统,又在其后的音乐发展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5)戏曲产生之后,音乐又成了戏曲的必备要素之一。中国音乐的这种发展历史说明,中国音乐没有像西方音乐那样,能以自己为中心独立发展,而是依附于其他艺术形式以游散的形式发挥其艺术功能。
54.中国音乐发展的另一个特点表现为多民族的融合。早在周代,中国音乐就出现了雅乐体系, 这种雅乐主要是为宫廷贵族服务的, 孔子所推崇的《韶》乐就属于这种类型。
55.据统计,《诗经》中所提及的乐器有 29 种, 而有文献可考的周代乐器多达 70 余种。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