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题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认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认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权威的基础或合法性来源。
他们认为,传统国家政治权威来源于血缘关系和君权神授。因此宗教、家庭、种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典型的传统政治制度是官僚政治帝国和封建政体。现代社会国家政治权威来源于政党、议会、选举、革命等。
(2)政治制度化水平。
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化程度是衡量这个国家政治发展的关键,可用四组标准来衡量。①适应性—僵硬性;②复杂性—简单性;③自主性—从属性;④内聚性—分离性。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内聚性程度越高,则政治制度化水平越高,反之,政治制度化水平就越低。
(3)政治文化。
阿尔蒙德认为,政治发展就是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判断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程度可从类型上区分。他认为,文化可分为三种:①狭隘性文化,个人缺乏对政治 的认知;②臣属型文化,即成员对政治持消极态度,对国家政治生活影响较弱,但在行为上受政府影响;③参与型文化,成员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并影响政府决 策和政府行为。阿尔蒙德认为三种文化构成不同,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程度。参与型文化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
(4)政治参与。
他们认为,政治参与在政治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一般来说,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政治参与程度提高的过程。政治参与按 参与人数多少可分为三类:贵族、官僚掌握国家权力是低参政;知识分子、资产者和中产阶级参政是中参政;一般大众参与政治则属于高参政。亨廷顿则把城市中产 阶级的出现作为现代化起飞阶段的标志。
(5)政治结构与功能的分化。
在阿尔蒙德看来,分化就是指角色发生变化,变化得更加专门化或自主化,出现了新的专门角色,出现或创造了新的专门化的结构和次体系以及角色和结构 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专门的政治部门产生以及政党、利益集团和通讯工具等的兴起。据此,他们把当今世界的所有国家基本上分为三类,一是传统国 家,二是过渡国家,三是现代化国家。
第5题 从我国宪法上看,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有哪几个特点?
【正确答案】 第一,我国宪法明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三,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第四,全国人大批准 省级地方的建置,国务院批准省级地方的区划并批准省以下地方的建置和区划,全国人大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第五,省、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在 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但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自治区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但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 生效。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国务院有权改变或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第六,地 方各级人民政府既要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也要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全国地 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服从国务院。
第6题 如何综合地把握国际政治的含义?
【正确答案】 国际政治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也包括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在世界舞台上政治关系的总和。按照这一基本界定,国际政治的含义可从下述三个方面来综合地把握和理解:
第一,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和世界舞台上多个行为主体之间,其中主要发生于主权国家这一基本行为主体之间。同时,国际政治现象也发生于主权国家 与国际组织和其他行为主体之间,以及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行为主体的同类主体之间。但是,非主权国家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发生的国际政治关系,在相当长的历 史时期内,总是与主权国家密切相联的。
第二,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行为主体间的政治关系,其中主权国家间的政治关系是最基本的政治关系。而其他行为主体间的政治关系,或者是由 主权国家间的政治关系派生出来的,或者是围绕着主权国家间的政治关系而产生并为其服务的。因此,主权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在国际政治中处于根本地位并起着影 响、牵制和制约其他行为主体间的政治关系的作用。
第三,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组织体系和行为体系,是国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体系,是国际社会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