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春学教育自考网! 自考在线咨询网站地图
首页 > 串讲试题

2021年7月江苏自考本科《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32)

来源:春学教育自考网2021-05-01 15:57:13浏览量:707

  第三章

  16.试述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

  答: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主要有:字辈谱:这是记忆性的文化链,它表示了家族内部的角色差别和地位等级。绝对地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家谱: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是维系家庭文化的经典。家风:是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人生仪礼:一个家庭成员的诞生、成年、婚配、寿诞和丧葬五个人生阶段的仪礼活动。血缘凝聚力:家族共同体中的宗姓首先是血亲家族的符号,它排斥血亲内部的婚姻,以发展严格的家庭体制,维持家庭的伦理秩序。地缘凝聚力:在农耕社会中,人们定居生活必须以土地为基础,共同的土地资源是家庭分享生命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定居家庭的同一条血脉。另外,人们还会以传说中的某一共同祖先为祭祀对象,巩固地缘感情,增强本土文化意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甚强,它不依赖于丰厚的物质资源,主要是精神传承来创造家的文化记忆。中国人认同家庭的共同意识,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

  17.我国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习惯有哪些美德应为现代生活所继承?

  答:在中国日常生活文化中,有许多可以总结的东西,经过变型发展,应为并且能为现代生活所继承。归纳起来,大致如下:一是血缘社会所提倡的祖宗观念、孝养观念、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以及由此营造出的祥和气氛,培养善良、正直、奉献的人格风尚等。二是人情社会凝聚成的同情心、牺牲精神、乐善好施、不计回报、有容乃大、慷慨方正等民族性格之公益传统。三是耕读社会形成的知识分子的奋斗精神、对社会等级的蔑视、以天下为己任、昂扬的自我意识、强烈的民族气节、奔放的爱国热情与建功立业观念等。

  18.试述我国科技的民族文化基础。

  答:我国传统科技的文化基础主要受农耕文化和信仰的影响。从传统天文学的天象观测和历法制定看,天象观测的目的是以天象变化来预卜人间之祸福。把星象与人事相连的思维是妄的,带有很浓的信仰色彩。历法则产生于农耕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中医药学理论的基础与整体民族文化背景有密切联系,受神仙方术、道教文化、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以及宋明理学等的影响。这些科技方面的成就有着有价值的一面,也有尚待解答之谜。总之是在当时传统民族文化所能达到的水平上产生的。

  19.试述中国医药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答: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瑰宝。中医药学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对临床治疗经验的归纳,一方面与整体民族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例如神仙方术、道教思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宋明理学等,均对中国中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相当深刻的影响。①医学:在古代被视作“方技”,它包括“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部分。后来“经方’’和“医经”逐渐成为传统医学的主体。两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定型,直至今日。后来相继出现一些经典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两汉时还形成了中医的“四诊”诊断技术,即望、闻、问、切。其中的切创立了中国独特的脉学理论。从汉到宋,医学理论又有了发展,相继出现了关于切脉、针灸以至于法医等专著。明清时代在探索免疫治疗上有重大突破。中国至少在16世纪时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②我国的药学是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西汉时出现药学理论,出现了“本草”一词。中国古代药学又称“本草”之学,主要是记述药物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后来的“本草”著作中还附有治疗的范例。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完成了集中药学大成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这是一部中药学百科全书。

  20.试述我国四大发明。

  答:我国的四大发明一是造纸术,传说是东汉时期蔡伦所创。他用树皮、麻头、破布和鱼网为原料制成纸,质地良好。二是印刷术,我国唐代初就出现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到宋代毕弄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既节省工料又提高了工效。三是火药,它的出现是在唐代,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南宋时制成了近代枪炮之雏形管形火器。四是指南针,在战国时期就发现了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现象,制成了最早的指南针——司南。北宋末用于航海贸易。

  21.试述我国四大发明的对外交流。

  答:四大发明在我国发明之后,均传至国外。造纸术发明于公元2世纪初,公元8世纪传至中东阿拉伯国家,12世纪传至欧洲。雕版印刷术创于公元世纪,公元8世纪就传人日本。活字印刷术创于公元11世纪,自公元14~15,世纪传至欧洲。指南针在12世纪中国用于航海后,中国商船在印度、南洋和波斯湾一带活动,于是先是阿拉伯人学会了指南针技术,继之传人欧洲,导致世界市场的出现。火药约产生于公元9世纪末期,公元l0世纪先传人蒙古、阿拉伯13世纪传人欧洲。火药在世界政治、商务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22.阐释我国农事信仰的文化。

  答:农耕生产的发展,是在人类的生命圈与自然界的生物圈相互亲近的日常状态下进行的,因而人类易与大自然结成共同体。山川草木、风雷雨电,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天、地、人被看成一个统一体。对于自然界出现的超人力的现象,做不出科学的解释,随之产生了神灵崇拜。一些与农业有关的神祗的神话相继产生,如黄帝派后稷教民稼穑、神农尝百草、伏羲制鱼网、土地神赐给土地和丰收、龙王布雨等,在人们口头上流传下来,经久而不衰。

注:详细内容及信息以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

本文地址:https://www.jschunxue.com/cjst/3581.html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考准考证打印系统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学考试倒计时

000

12680
章节练习-知识点精讲练习
300
历年真题-摸清出题思路、方向
268
押题模拟-考前两周押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