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春学教育自考网! 自考在线咨询网站地图
首页 > 复习备考

江苏自考劳动经济学科目章节复习资料(1)

来源:春学教育自考网2021-04-12 13:32:10浏览量:813

  第一章 导论

  生产与消费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课后2)如何正确理解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答:资源的有限性称为资源的稀缺性(识记),或者更准确地说: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求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此种力量定义为资源的稀缺性。

  (识记)劳动稀缺性的实质: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始终是制约社会和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充分满足的基本因素。

  3、劳动资源稀缺性的属性是:(识记)(相对性、普遍性和绝对性。)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从而使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普遍和绝对的属性。

  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领会)机会成本,是指将稀缺的劳动资源用以满足此种需要和愿望而放弃的彼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

  (领会)4、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并以明智的方式追求这一目标。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不过是效用最大化的变形,它突出了效用和货币收益方面,而忽略掉非货币收益方面。

  所谓选择,就是指主体关于如何利用资源去生产物品和消费闲暇的决策,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主体自身的需要和愿望。

  如何选择资源的利用,表现为资源的配置。通过人们的无数次各种各样的选择,将可用于生产经济物品的劳动资源按一定的工资分配到不同的职业、企业、部门和地区,从而在劳动方面最终回答一个经济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一基本问题。

  (识记)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课后1)

  答: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劳动资源的稀缺性而引起的劳动资源配置的问题。可以初步定义为研究稀缺的劳动资源配置的科学。

  (领会)(课后3)劳动力的特点:(不可分割性、生理性)

  答:一、劳动力与劳动力所有者不可分割。

  二、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是社会劳动的结果,劳动力具有生理性的特征。

  这一特征具体表现在:

  1 劳动力的生产是通过消费社会劳动为条件。

  2 劳动力形成周期较长,在现代社会至少需要16年。

  3 劳动力不能存储。

  4 劳动力不间断地作为商品交换,其承担者即劳动者的生命必须得到维持,必须保证每天最起码的维持生命的收入和物质生活条件。

  5 劳动力具有生命周期和生理间歇周期。

  三、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起着能动性的作用。

注:详细内容及信息以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

本文地址:https://www.jschunxue.com/fxbk/2893.html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考准考证打印系统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学考试倒计时

000

12680
章节练习-知识点精讲练习
300
历年真题-摸清出题思路、方向
268
押题模拟-考前两周押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