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劳动定额统计
5、实作工时与定额工时的计算
1)实作工时,实作工时,又称实耗工时,它是指作业者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制作某种产品或完成某项作业所实际消耗的劳动时间,它是核算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基本数据之一。
2)实作工时数据可以通过测时,写实等方法取得,但主要还是从原始记录中获取。
3)统计实作工时,可以按作业者个人的每日实作工时,班组成员的实作工时,车间每个班组的实作工作等进行汇总。为了节省工作时间,简化程序,可采用倒算法,求出实作工时,其计算公式为:
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1) 定额工时,定额工时,又称完成定额工时,它是指作业者在实际工作时间内,实际完成工作或生产的产品实物量以定额工时表现出来的产品产量。它是核算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基本数据之一。
6、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的注意问题:
(1)产品产量的范围,一般而言,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率采用的产品,必须是合格品,不包括废品。废品出现的原因,从工人观察,有工人过失造成的和非工人过失造成的两种情况,所以,在计算定额完成率时,应区别对待:
1)计算个人劳动定额完成率时,工人过失造成的废品的数量不计入产量,非工人过失造成的废品的数量应计入产量。
2)计算生产位劳动定额完成率时,无论是工人过失还是非工人过失造成的废品,其数量都不能计入产量。
7、劳动定额实行范围的指标,劳动定额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企业必须不断地扩大劳定额范围。力争做到凡具备条件的工作岗位都实行劳动定额管理。为了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业劳动实行范围,可按照不同类别计算劳动定额实行范围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哪些车间,哪些作业组或哪些人员还没有规定定额或定额规定不完全,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创造条件,改进言法,扩大定额行范围。
(一)基本生产工人定额实行面
(二)生产工人定额实行面
(三)全部职工定额实行面(又称全员定额实行面)
8、产品定额制定规模和方法的指标
(一)产品工序定额制定面
(二)产品工序技术定额面
1)技术测定法
2)动作因素分析法
3)定额标准查算法
(三)劳动定额调整幅度的指标
1)定额工时压缩率
2)定额产量增长率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