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简答语言和抽象思维的关系。
答: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他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范畴。
(1)功能上说,思维和语言有各自的内容和形式,各自功能的外延也不完全等同。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等。而语言的内容是意义,形式是语言的声音和词、词组、句子等。
(2)范畴上说,思维要用语言形式来进行,概念和词语、判断与句子、推理和复句等也不完全一一对应。语言是抽象思维最重要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
162. 什么是临界期?
答:临界期指,不管是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还是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是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但这些潜在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否则大脑的语言功能就会失效。
163. 简答语言与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
答:语言与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认识:
(1)语言是重要的民族标志,可以体现民族的精神;
(2)语言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可以反映民族的文化。
164.思维分成三类
答:一.感性思维,也称前思维活动.
二.抽象思维,也称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或径称思维活动.
三.发散思维,也称外思维活动.
165.在思维和语言在范围和功能的对应上不能绝对化.
答:1除了肯定抽象思维需要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外,也应该承认非抽象思维也不是完全没有或不需要语言参与.比如儿童在掌握语言以前更多的是利直觉,而不是用语言来思维的,儿童的思维还算不上抽象思维.
2既要肯定抽象思维需要语言作为工具,但也要看到有时抽象思维活动只借助于语言还不够,即实际上也不能绝对地说语言就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比如"不可言传,只可意会","话就在嘴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等就不能仅仅说是一种修辞表达
3即使说抽象思维就是使用语言进行的思维,也要承认语言和思维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范围,即不能把语言和思维完全等同起来.(可以从第二道题分析不同补充第三点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