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解释语言相关论
答:对说话人来说,语言主要是一种背景知识,这种知识因语言而异,没有共同的规律.任何人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思维时,都在无意识地运用这种背景知识.这种语言的或语法的背景知识是思想的塑造者,是个人心理活动,分析和综合思想材料的纲领和指南.萨氏和沃氏这种语言决定思维的观点以后就被称作"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由于其核心内容是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又称作"语言相关论"
167.19世纪初高尔和斯波柴姆最早提出一种"定位理论",认为人类不同的能力和行为都来自脑的各个特定部位
168.关于大脑构造与语言能力关系的研究成果反映在:
答:1大脑的单侧化现象研究."单侧化"的意思是,人的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并不是完全对称的,不但大小略有差别,而且有明确的分工,即左半球的一定部分掌管语言和抽象的思维活动,而右半球的一定部分掌管与语言无关的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
2.大脑左半球的分区研究,分区的意思是,即使在大脑左半球,也不是整个半球掌管语言的功能都相同,而是不同脑部位负责不同的语言功能,即各司其职各管一段.
3.大脑语言遗传机制的研究."遗传机制"的意思是,即使人脑左半球是分区掌管不同语言功能的,这些由不同脑部位控制的语言功能也并不都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基础:其中有一部队发肯定是后天才获得的非本能的知识.
4.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研究
5.人的大脑构造的独特性研究."独特性"的意思是,大脑构造现象是不是不人类所独有的,或者说是不是因为只有人的大脑有这样的一些特性才使人能具有语言能力.
169.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非自控阶段和咿呀学语阶段.单词阶段,双词阶段,简单句阶段,复杂句阶段.
170.语言获得的原因:模仿说和强化说[苏联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布龙菲尔德与斯金纳的刺激反应](外面条件),天赋说[乔姆斯基提出]和认知说(内部条件)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