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1)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2) 外部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输入和鸦片贩卖年年激增,加速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萎缩和人民生活的贫困。
(3)内部原因:全国自然灾害频发,大量灾民流离失所。
2.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
(1)1851 年 1 月, 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战争爆发;
(2)1851 年 9 月,永安建制,太平天国政权初具规模;
(3)1853 年 3 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
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颁布的两个重要纲领
(1) 《天朝田亩制度》
①颁布于 1835 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②《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2) 《资政新篇》(提出者:“干王”洪仁玗)
①《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一个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
②《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A. 政治: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制度;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
B. 经济: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C. 思想文化:提出设新闻官、新闻馆;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 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D. 外交: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4.1856 年 9 月,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5.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1) 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2) 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 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 在 19 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 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