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9.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1) 统筹水土利用规划,重视水土平衡的关系。
(2) 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
(3) 引进优良农作物品种。
(4) 人力胜天说,即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奋斗精神。
10.传统手工业
(1)我国的制陶业出现也很早,商代已流行灰陶和白陶。白陶代表了商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考古工作者还在陕西岐山的西周宗庙遗址中发现了带有瓦钉和瓦环的绳纹瓦,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瓦。战国时代出现了砖,秦代的制砖技术已经成熟,在秦始皇陵发现了最早的条砖, 在四川、河南等地发现了汉代的画像砖。
(2)铁器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普遍使用。至战国末期,铁器成为社会剧烈变动的物质基础。
11.我国传统商业的特点
(1) 在传统社会中,商业在农业生产文化的框架内发展,这使我国的传统商业富于农业文化的色彩;
(2)地方商业活跃,产生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商品,成为地方名产;
(3) 多民族商业互动,汉族与其他多民族商业与民族民俗文化交流,形成民族贸易、宗教贸易、走廊贸易和边疆贸易等多种形式;
(4) 内外贸易交流,即很早就出现丝绸之路之类的跨境贸易和跨国贸易。
12.商周时期:我国的市商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
13.战国时代商业都市崛起。
14.传统商业文化符号:市声、商幌、牌匾。
15.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特征
(1) 天时、地利、人和的重农经验。大农业是按照季节变化周而复始地从事种植业劳作和相关生产的社会群体活动。相关的大农业观念, 是通过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土地,讲勤,抓早,争取丰收。
(2) 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民心理。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并不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括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多种经济成分的。以工补农, 以商求富的观念,虽非主流,但仍有自己的文化价值。
(3) 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精细而知足,也是中国生产文化的一个特点。这不是单指安排生产生活计划的周密,使用资源的节制, 而且是包括长远规划的思想,选择优化增长的方案和限制人对自然的无限索取欲望的集体规约。
16.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由自然与人文两个要素构成。自然环境中的服饰文化包括服饰的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形标志、年龄标志。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文化包括服饰的信仰标志、阶层标志、礼仪含义、政治标志、职业标志和审美标志等。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