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
41.传统汉族男子的成人礼叫加冠, 加冠的年龄一般在十九岁或二十岁,汉代加冠的地点在宗庙,魏晋南北朝以后在王宫大殿。
42.古代婚制有“周公六礼”,《仪礼·士昏礼》中记述了贵族婚礼的六道仪式:
(1) 纳采,男方以雁为礼品,到女家求婚。
(2) 问名,男方再备雁,去问女子的名字。
(3) 纳吉,男方将女方名字取回后到祖庙占卜,卜得吉兆后备雁往告女家。
(4) 纳征,男方送上聘礼,正式确定婚姻关系。
(5) 请期,男方卜得吉日,送女家请求同意婚期。
(6) 亲迎,婚期之日,男子带车前往女家迎娶。
43.周期性出现的岁时节日礼仪对民众生活的伦理规范的两重意义
(1) 岁时礼俗的自然伦理属性。人们遵循自然时序,以岁时礼仪活动调整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
(2) 岁时礼俗的社会伦理属性。周期性的岁时礼俗是对宗族社会关系的反复确认,以及对宗法伦理观念与情感的不断强化。
44.春节,是中国传统的民族大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家人鸡鸣而起, “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45.在三大悼亡节中,清明为首,后世一般不直称清明为鬼节,而对于中元、十月朔则普遍以鬼节名之。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