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
46.祭祖扫墓是清明节俗的中心。
47.社日:古代调节乡社关系的重要节日。时间分别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一般以春社为重。
人生礼俗的家族性
(1)诞生礼的家族意义
诞生礼是人生第一礼。包括求子仪式、催生仪式、诞生庆贺仪式、满月礼、百岁礼、周岁礼。
(2) 成年礼的家族期待
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与资格而进行的礼仪。民间社会的成年礼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与婚礼相结合的成年礼。第二种是与养育习俗结合的成年礼。第三种是相对独立的成年礼。
(3) 婚姻仪礼的家族原则
婚姻仪礼,是人们依照一定的社会婚配原则使男女结合成夫妻的礼俗程式。
(4) 丧葬仪礼的家族等级服制
丧葬仪礼是人生历程中最后的一道“通过仪礼”,丧葬仪礼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丧服礼制。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五服是五种粗糙程度不同的麻布礼服,分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等。
48.洗三仪式(诞生庆贺仪式),由一位儿女双全的有威望的老年妇女主持, 她一边唱祝福吉祥的喜歌,一边给婴儿清洗,洗去婴儿的胎气,意味着婴儿进入了人间社会。
49. 婚姻仪礼是家族社会的阖家大事
(1) 首先,婚姻关系能否订立,须取得家族祖先的同意。男家经媒人取得女方的生辰八字后, 将其放在祖先神位前的香炉下三日, 在此期间如果家中人畜平安,表示已取得家神的同意。
(2) 其次,以聘娶的形式实行家族间婚姻包办与人财交换。男女双方没有婚姻的自主权,婚姻关系的缔结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论怎样简化,聘娶婚的关键环节依然存在。聘婚论财,将男女双方的个人结合变成家族之间的人财交换行为。
(3) 拜见尊长,庙见祖先,家族对新成员的接纳。成妇之礼是经过拜见公婆与庙见祖先, 得到家庭祖宗的承认之后, 嫁来的女子才落得加入本宗为妇的身份。
50.家事的主要内容:孝悌(家族伦理的核心,家训族规首倡孝悌)、耕读为本、修身( 节俭勤业、尊师重道、正直廉洁、恪守礼教等修身标准)、整肃门户(严格区分男女界限,不得非礼接谈)、严守尊卑秩序、善择婚姻(注意门当户对)、慎选继子、丧葬宜俭。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