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
41.北宋时期的“杂剧”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当时民间出现了专门上演杂剧的勾栏。
42.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由于屈原的《离骚》是这种诗体最有名的代表作,所以后世又称楚辞为骚体诗。骚体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43.汉赋和汉乐府民歌是汉代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学样式。汉赋是由楚辞演化而来的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汉赋的根本特色就是以铺张为能事。汉乐府民歌则比较贴近下层人民生活,它是由汉代的音乐机关乐府从民间采集而来的,供统治者娱乐,具有“观风俗,知厚薄”的政治意图。。汉乐府民歌主要有“相和歌辞”“鼓吹歌辞”“杂曲歌辞” 三种类型。汉赋与汉乐府民歌的风格差异,反映了汉代上下层文化的不同追求。
44.《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刘勰。
45.在诗歌题材上,律诗盛行于唐朝。唐代的格律诗是中国诗歌形式美的极致。唐代还兴起了一种同样讲究平仄押韵但句式却长短不齐的新诗体——词。词的起源, 反映了中国诗歌与音乐密切关联的文化传统, 词在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元代的散曲、明清的章回小说等等,都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