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春学教育自考网! 自考在线咨询网站地图
首页 > 串讲试题

2021年7月江苏自考本科《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36)

来源:春学教育自考网2021-05-12 09:15:15浏览量:634

  第四章

  8.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①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②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③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9.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是什么?

  答:传统礼俗的核心是保证宗法的伦理关系,因此传统礼俗规约有着鲜明的伦理色彩。其特点是:①传统礼俗的等差性,严整的礼俗制度维持的是不平等的社会秩序。②传统礼俗的调和性,注意等级关系之间的协调。③传统礼俗的规范性,这是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礼俗对社会生活的规范是通过礼义原则与礼俗规制的内容结合实现的。

  10.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区别与关系是什么?

  答:礼起源于俗,但礼不同于俗。礼与俗的区别在于: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纷繁的复杂性的特点,礼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其中贯穿着特定的整合社会的理念。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礼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文化混沌未分时,不存在俗与礼的区别;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礼最初是人神关系的调节,后来扩展到人,最后扩展到社会,成为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

  11.皇家贵族礼制的文化特性?

  答:皇家贵族礼制可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不以明示等级尊卑为宗旨,皇家贵族的礼仪活动注意规模与程式,将礼仪过程视为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强化王权,明晰统治集团内的等级与名分关系,礼制成为维系传统社会的强有力的文化纽带。

  12.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的表现是什么?

  答: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有三个方面的表现:①岁时礼俗的伦理性。岁时节日礼仪对民众的伦理规范有两重意义,一是自然伦理属性,二是社会伦理属性。②人生礼俗的家族性。人生礼俗的内容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在个体的人生礼仪上,有着浓厚的家族色彩。③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礼俗规范具有一定功能。

  13.家训族规的规范功能的表现是什么?

  答:从家训族规的内容看,其礼俗规范功能有如下表现:一是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二是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三是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家训族规因为其与民人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团聚宗族联系乡里、保障地方、安定社会、服务国家的社会文化功能。

  14.怎样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答:秦汉以后君主专制制度日益成熟和完善,高度集中的专制王权,皇帝总揽天下大权,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对民众进行严密的人身控制,这一切都给传统中国社会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专制社会里,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形态和民众生活几乎很少不受到集权政治的影响。特别是在高度专制的明清时代,无孑L不入的政治权力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沉闷与单调。

  15.怎样理解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性?

  答:中国古代法律制度重视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强调等级特权,同罪异罚。这都表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封建伦理特性由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法律逐渐儒家化,礼法结合,古代法律既有明显的残酷性和严苛性,又保留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原则。皇帝为中心的统治者享有法律的特权,强调家族内部的身份区别,家国相通,君父相联,伦理与政治的紧密结合,保证了传统中国社会伦理秩序的稳固。

注:详细内容及信息以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

本文地址:https://www.jschunxue.com/cjst/3801.html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考准考证打印系统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学考试倒计时

000

12680
章节练习-知识点精讲练习
300
历年真题-摸清出题思路、方向
268
押题模拟-考前两周押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