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春学教育自考网! 自考在线咨询网站地图
首页 > 复习备考

江苏自考劳动经济学科目章节复习资料(15)

来源:春学教育自考网2021-04-12 13:40:52浏览量:582

  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

  36、行业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弹性比企业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弹性大,即更为平坦。行业劳动力需求曲线并不是企业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简单相加的总和。

  37、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识记)

  答:现假设企业劳动力需求为两类工人,A和B。那么,可以将A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B类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A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B类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38、总替代。(领会)

  答: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为正直,表示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引起另一类劳动力需求的增加。那么,这两类劳动力称为总替代。

  39、总互补。(领会)

  答: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值为负值,表示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引起另一类劳动力需求的减少,那么这两类劳动力称为总互补。

  40、决定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的因素:其他生产要素替代劳动力的可能性、产品的需求弹性、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资本以及任何其他可以在生产中替代劳动力的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综合运用)

  答:决定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因素为:其他生产要素替代劳动力的可能性,产品的需求弹性,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资本的供给弹性。

  1其他生产要素替代劳动力的可能性,是决定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第一要素。这种可能性越大,需求弹性就越大;反之,则小。

  其他生产要素替代劳动力的可能性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为技术方面的;其二为成本方面的。

  2产品的需求弹性:产品的需求大,劳动力需求的弹性也大;反之则小。这也正是行业需求曲线与企业需求曲线弹性产生差别的重要原因。

  3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越大,劳动需求的弹性越大;反之则小。

  4资本的供给弹性:资本以及任何其他可以在生产中替代劳动力的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是决定拉动力需求弹性的第四个因素。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技术可能性给定的情况下,资本的供给弹性越大,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也大;反之,则小。

注:详细内容及信息以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

本文地址:https://www.jschunxue.com/fxbk/2907.html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考准考证打印系统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春学教育自考网报考中心

江苏自学考试倒计时

000

12680
章节练习-知识点精讲练习
300
历年真题-摸清出题思路、方向
268
押题模拟-考前两周押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