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统计
6、企业人力源数量指标
(1)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的计算。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的计算,可以采用时间性质不同的指标表示,即时点指标和平均指标。
1)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的时点指标。表明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状况,可以每日人数,期初人数和期末人数等指标形式表现。常用的企业人力资源期末人数指标有年末人数,季末人数和月末人数。
2)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的平均指标,表明企业人力资源总量可以平均人数指标表现,它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平均每天人力资源的拥有量,是批反映报告期内企业人力资源总量一般水平的指标。常用的平均指标有月平均人数,季平均人数,半年平均人数和年平均人数。
(2)企业人力资源录用量的计算
1)企业人力资源新录用量的指标
2)新录用人员实际报到人数指标
3)新录用人员实际流失人数指标
4)新录用人员流失率的计算
(3)企业职工人数计算
7、企业平均人数指标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有许多单位的期内人员变动相当频繁,若用期末人数表示企业人力资源的规模,往往会失真,难以如实反映企业人员的一般总量,唯有用平均人数指标才可。
2)企业在进行统计分析时,会计算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或人均利税等指标,这是离不开平均人数指标的,所以说,平均人数指标是计算这些指标的基础。
8、企业人力资源构成统计
(1)企业从业人员构成的一般分组方法,研究企业从业人员构成的分组方法主要有:
1)按性别分,可分男性和女性。
2)按年龄大小分,通常分为青年,中年和老年三组。
3)按文化水平高低分,一般分为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专科学历,高中学历及中专学历,初中学历和文,半文盲等。
4)按身份分,可分为在岗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再可分为返聘的离退休人员和外籍人员等。
5)按从事的职业分组,这可按中华人展共和国职为分类大典)规定细分。
6)按技术专业等级分,可分为高级,中级,初级和暂无级别四组。
(2)企业职工的分类方法
1)按工作性质或劳动岗位分组,或分为工人,学徒,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其他人员
2)按任用期限分组,可分为长期职工,临时职工。
3)按是否在岗分组,可分为在岗职工,离岗职工和下岗职工。
4)按工作年限分组。
(3)企业工人的分组方法
1)按劳动技能分组。如机械制造企业工人工种可分为:车工,铣工,刨工,钳工,磨床工,
2)按与生产作业的关系程度分组,或以将生产工人分为,基本工人,辅助工人和,附属生产工人,
3)按生产技术水平高低分组,可以分为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四组。
4)按操作年限长短分组
5)按计酬方式不同分组。分为计时工作,计件工作和其他计酬方式工人三种
6)按劳运定额的完成程度分组。可分为未完成劳动定额的工人,完成劳动定额的工作,和超额完成劳动定额的工人。
9、企业从业人员总体规模的变动核算
1)企业从业人员总量变动分析:企业从业人员总量动态指标,企业从业人员总体增减绝对量指标,企业从业人员总体变动率指标。
2)企业从业人员变动分析,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自然变动,二是机械变动。对企业,业人员自然变动的核算,计算企业从业人员新增人数。减少人数,企业从业人员流入人数,流出人数。
10、企业职工人数变动核算
(1)企业职工总量的变动计算
1)企业职工总人数动态指标
2)企业职工总人数变对绝对量指标
3)企业职工人数总变动率指标
(2)企业职工人数增加和减少的核算
1)企业职工人数的增加及来源分析
2)企业职工人数的减少及来源分析
3)企业职工周转率指标
(3)企业职工人数变动平衡关系分析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