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活日分配统计
6、非工作时间分配统计
(1)非工作时间的概念,非工作时间指劳动者从事有酬社会劳动之外的其他活动所占用的时间。从范围上讲,就是在工作时间以外的那部分时间。
(2)非工作时间的计量单位,一般选用分钟。
(3)非工作时间的基本分类
1)必须支付的时间,这是为满足个人生理和社会伦理的要求而必须支付的时间,如饮食,睡眠,卫生保健,休息等个人生理活动,以及从事家务劳动,照看老人和子女,从事一些社会义务性活动的时间。
2)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简称闲暇时间),这是人们为了自身的教育,为满足各种日常文化需求和各种精神需求所支付的时间。这里包括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影和电视,观看各种文艺演出,教育子女,从事体育运动和各种文娱活动,休息,旅游,参加社会公益活支等的时间。
7、非工作时间统计分配统计的意义
(1)通过分析非工作时间的不断延长,来反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分析非工作时间的利用状况,提出减少必须支付时间的社会措施。
(3)分析闲暇时间的利用状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分析非工作时间的不断延长,来反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分析非工作时间的利用状况,提出减少必须支付时间的社会措施。分析闲暇时间的利用状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非工作时间分配的统计指标和表式
(1) 上下班路途时间
(2) 个人生理需要的时间
1) 睡眠时间
2) 用餐时间
3) 医疗、卫生保健时间
(3) 社会伦理需要的时间,从事家务,照顾老人和子女,参加社会义务性活动是社会伦理要求每个人必须承担的责任。
1) 购买商品的时间
2) 做饭的时间
3) 缝洗时间
4) 维修房屋的时间
5) 承担社会义务的时间
(4) 闲暇时间,闲暇时间是人们享受乐趣,发展才智,提高文化素质,从事个人喜好的社会活动所占用的时间,它是反映个人生活方式的重要资料,包括:
1) 从事社会性活动的时间
2) 学习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时间
3) 休息必文娱活动蝗时间
4) 参观。浏览,旅游活动的时间
5) 教育子女的时间
6) 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时间
7) 其他自由支配的时间
9、工程技术人员的时间利用统计研究
(1) 研究工程技术人员时间表利用情况的意义
1) 一方面研究他们工作时间利用情况,分析影响他们充分利用工作时间的主要原因,寻找有利于提高工作时间利用效率的途径。
2) 另一方面,应注意研究他们非工作时间的利用情况,尽可能完善社会组织工作,加速家务劳动社会化的过程,努力减少他们不必要的生活负担,最大限度地将其专长用于工作,使他们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 研究工程技术人员时间利用的一般方法
(1) 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统计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1) 动态对比,将不同时期的工程技术人员时间分配资料进行动态对比,可有效地观察工程技术人员时间利用状况的变动以及影响有效利用时间的诸因素间结构的变化情况。
2) 静态对比。对工程技术人员时间利用情况的静态对比可以在不同的范围和层次上进行。
(2) 相关分析法。同不人员,由于其性质不同,时间分配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由于其家庭情况,年龄,情别,是否担任职务等原因。其时间利用状况也存在在差异。
10、工程技术人员时间利用统计研究的一般问题
(1) 研究工程技术人员专业对口问题
1) 业务不对口造成的时间损失
2) 工程技术人员时间损失率
(2) 工作时间能否得到充分利用
(3) 研究工程技术人员的连续工作时间
1) 平均工作日长度
2) 连续工作日比重
(4) 研究工程技术人员的辅助工作时间
(5) 家务劳动时间
(6) 闲暇时间的分配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s://www.jschunxue.com/